做管理是一種狀態
在企業做管理,你要時時問自己;在不在狀態?做管理要隨時在狀態,不在狀態就沒法管理。要把“狀態”兩個字做到自己心里去。很多人把管理理解成一種知識,這是一個誤區。我們做事不是靠知識,做事要靠狀態。
同是一個運動員,他昨天能拿到冠軍,今天就有可能什么也拿不到。比如李寧,他是中國體育史上可以說是一個豐碑,他創造了一個奧運會獲得金牌數最多的記錄。但在漢城奧運會,李寧卻從鞍馬上掉下來了,我們大吃一驚:這還是我們的體操王子嗎?
其實李寧還是李寧,只是他年紀大了,盡管他知道很多的比賽技巧,但他知道越多越是做不出來,因為他的狀態不在了。
體育比賽需要狀態,平時打球做運動也要有狀態。同理,我們做管理不要以為知道得多就能做好,關鍵是看我們在不在狀態。我做咨詢十多年,十多年下來,對我最重要的就是狀態。我時時刻刻都在保持著一種狀態。
靠狀態做管理是用心做管理,靠知識做管理是用腦做管理。
狀態代表著你的心,心主要指身體。你今天很在狀態,也就是你全身心都在這里;你今天不在狀態,說明你的心不在這里,人在心不在。
我們開車,是腦袋在開車嗎?為什么很多人開車回產生恐懼感?因為我們以為開車用的是腦袋。用腦袋就會去算,左邊有車來了,你要快速算出他的車距離你有多遠,算出彼此的速度是多少,算出該怎樣超過他.....這要算那要算,等你算好了,車也翻了。
其實不用算,憑著我們身體的感覺,手腳并用,車子“唰”一下就超過去了。我們的身體本能遠比我們的腦袋反應要快。
開車和做管理有相似之處,也都要我們身體配合反應。
管理重在培養我們的身體反應能力,而不是用大腦的知識去做管理,所以遇到問題,當有的人還在想問題到底出在哪里的時候,有的人卻已經解決了。
企業的執行力為什么差?就是因為我們的身體沒反應,我們的腦袋卻一個勁地在反應,比如有的領導氣得不能再說話了,老板氣得都想把桌子掀翻了。
這樣的腦袋反應還不強烈嗎?但是身體有反應嗎?一步都沒動。要動,就要身體力行地去做。
動腦袋的人遇到問題滔滔不絕、噼里啪啦地說個不停,動身體的人,一聲不吭埋頭就做,車間一有異常,采購一有異常,就馬上沖過去。這就是身體的反應。
因此,我們把管理做成一種身體的反應,把管理做成一種身體的本能。
腦袋的反應不要過于強烈,因為那是動妄念的根源。按照這樣的原則,我給管理人員幾點建議:第一,在聽課的過程中對比自己的工作狀況,別人能做到的,你做到了沒有?別人把工作做得那么細,在現場不斷的反復找有效動作,你也這樣做嗎?你有反反復復的抓住一個問題做很多動作實驗嗎?第二、聽課之后回去一定要做,做了之后下次再來聽,想一下:為什么他做了有效果,我做了卻沒有效果?我還有那些動作沒有到位?你甚至可以問那個做的好的,怎樣才能做到位。大家要帶著查漏補缺的心態來聽課,我們每一個案例里總有一兩個動作是值得你帶回去做的。第三、做,就一定要取得數據變化以后才罷休,沒有數據變化就不算完成任務,你懂得再多也不算完成任務。
因為管理不是以你懂得多少的為標志,而是以數據變化為標志。為什么我們要在六個月的項目里,把企業管理人員培養成內部咨詢師?
就是希望你們承載項目老師的工作,在老師撤出企業后,企業要將新的管理模式維持下去,就要靠你們來做了。